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地标和师生精神家园,人流量大、关注度高、流动性较强,如何更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也有一定复杂性。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构建更和谐、有序的阅读与学习环境,图书馆近期在大学城、龙洞和东风路三个校区馆设置了寄存空间,作为读者参与环境管理的探索举措。其旨在通过师生参与和责任分担,增强读者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读者的责任感与公共治理能力,同时为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注入新活力,共同推动管理与服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打造有序、整洁、美丽的精神文明家园。
一、以寄存空间激发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内在动能
在设置寄存空间及运作过程中,图书馆秉持激活读者潜能、共创管理新生态的理念,积极引导读者从以往被动的“使用者”角色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管理者”,让其深度参与寄存空间的规划布局、日常监管、设施保养及美化提升等各项工作中。通过读者亲身体验管理,从而在实践中掌握组织协调、问题解决等多方面技能。
寄存空间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日常检查、督促和清理杂物的工作负担,也减少了部分读者因为考研、考公及考证等需要长期在图书馆学习而每日多次往返教室、饭堂或宿舍而带上学习必备书籍及物品的累赘烦扰,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深厚情感与爱护意识,让他们将图书馆视为自己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守护这块知识的殿堂。
二、寄存空间——知识之旅的温馨驿站
目前,图书馆在大学城校区馆六楼、七楼,龙洞校区馆八楼书库和自修室、夹层,东风路校区馆六楼自修室设置了寄存空间,共计提供1896个寄存名额。选址时,充分考虑各校区图书馆的人流分布和读者使用习惯,确保寄存空间能够较好地覆盖“泡馆达人”们需要的角落,既要满足部分读者长期在图书馆学习需要适当空间摆放书籍物品的需求,同时也确保管理整洁有序。寄存柜材质的选择,结合木质书柜的典雅与铁质书架的稳固,既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又确保环保与耐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寄存空间的便捷性与灵活性,另提供寄存箱服务。寄存箱为带盖透明塑料箱,设计统一规格,统一编号管理,既保证了物品的清晰可见,又便于管理和维护。
图书馆秉持“知识育人、服务暖心”的双向理念,努力践行“学生为本 爱生如子”理念,将服务至上的宗旨和精神融入空间设计的每个细节。注重寄存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力求在不影响读者阅读与学习体验的前提下,为其提供一个便捷、安全的物品存放场所。通过细致的规划与改造,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变得更加和谐有序,美丽读者家园的营造因为有了寄存空间为依托的读者参与治理平台而显得更真实而温馨,图书馆的治理与服务也因为有更多师生亲身参与而有了新的依靠力量。
